从秦始皇陵开始,中国的历代帝陵基本上集中分布在今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古代故都附近,其他像河南安阳、河北临漳、浙江杭州、宁夏银川等地,也都或多或少分布有一些以当地为都的王朝修建的帝王陵。从中国的地理形势上看,每隔8°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风水术演化到唐宋开始在群山中寻找“龙脉”,认为这些群峰跌宕起伏、厚实且藏风聚气,是风水宝地,龙脉集结处更佳。中国历代帝王都不约而同把陵墓确定在这些地方。

 

洛阳三十里铺村附近的五座独立大冢是东汉帝陵的核心区,其中规模最大的“大汉冢”是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原陵。

  那么风水是什么呢?与其他文化现象相比,墓葬制度往往是人们思想中最保守的一部分,虽然秦汉帝陵已采用独立陵园,但还远没有一套与其配套的相墓术。至迟到东汉晚期,独立陵园得到普及,相墓术才有了较系统的理论,据传为郭璞所著的《葬书》到东晋才应运而生,但它明显是一部对之前逐渐产生的相墓术的总结和升华,而不是一个天才思想的横空出世。《葬书》讲“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秦汉帝陵在选址中最主要的考虑是“高敞”,即陵址所在地是否土厚水深,是否可以避免地下水对墓中尸骨等的伤害。此外,如陵区范围是否广阔,交通是否便利等也都是陵址选择的重要原则。但对墓地“高敞”广阔的要求并非秦汉天子所独有,比如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在他尚为贫民时就选择了一处高敞、干燥、广阔的地方来埋葬他的母亲。而这些早期选择墓地的考虑,在《葬书》中被总结为“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地贵平夷,土贵有支”等相墓术的基本原则。

 

河南巩义的北宋帝陵园保留的大量石刻堪称宋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帝陵选址中相墓术的应用可能始于南朝刘宋时期。根据对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改葬崇宪太后诏》所做的研究,这份诏书首次确立了风水的官方信仰地位,而这不仅是六朝皇室风水信仰发展的结果,也是这一时期民间风水信仰逐步向社会上层发展的历史趋势,并最终演化为隋唐时期制度化的官方风水信仰。因此,南朝帝陵不仅开风气之先,并且还可能是隋唐帝陵相墓的重要源头。

 

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夫妇的并列合葬墓,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及15间墓室组成,西汉中期以后,这种玄室顶部增高,按横穴原理筑造的开通型室墓逐渐成熟和定型。

  从文献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后的隋朝,也采用相墓术来进行陵址选择,其主要理论依据为五音姓利说。五音姓利说是把某姓先归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中,根据它的分布对应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然后在阴阳地理上找到与该姓相应的方位与时日等内容。《葬书》说,若“气王与姓相生,大吉。”

  唐代的帝陵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盆地北部渭水北岸的山地。与秦汉陵墓采用巨大封土不同,在唐十八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等三陵采用高大封土外,其他诸陵均“依山为陵”,建于山峰之下,俯瞰脚下莽莽平原,气象宏伟。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唐陵中第一座以山为陵的陵墓。而唐陵中,泰、建、元三陵具有特殊地位,因其同处中唐时期,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巨大变化,泰陵奇丽宏伟,而元陵简陋破败。泰陵的主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大唐新语》载玄宗曾看到咸阳东北金栗山“睹岗峦有龙盘凤翔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遂选址于斯,是所有唐陵中最东边的一个,与最西端的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遥遥相对,形成犄角之势。

 

北宋陵园从大门到天子棺椁一路下坡,与其他各代帝龙陵一路高升的走势迥然不同。造成这种独特局面的原因是北宋营建帝陵时采用的是“五音姓利”说。

  宋代大为盛行五音姓利说。因宋朝的国姓“赵”属“角”音,所以在方位上它利丙、壬二位,其中丙向最佳;而在地势上以东高西下为佳南高北低亦好,即“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按这样的说法,北宋在都城偏西的巩县找到了一处南高北低的地方来修建陵墓。而在陵墓具体的建设中,一反中国古代陵墓中将帝陵建于陵园内最高位置,俯瞰其他附属设施的建筑传统,将天子陵墓修建在陵区中北侧的低地,使得自陵园大门到天子帝陵从原来的越走越高变成了一路下坡,于是出现了司马光所说的“葬不厚于古,而阴阳禁忌则甚焉”的独特局面。

  南宋一直以还都开封为望,采取了一系列如“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等“临时”安葬措施“以为它日迁奉之便”,并与北宋一样根据“五音姓利”对帝陵的陵址、建筑等进行选择。

 


  宋元以后,相墓中以相配为要旨的赣派形势,宗风水术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主流地位。“穴”指棺椁放置处,讲究坐北朝南、负阴抱阳。“龙”指葬地后面的山脉,由少祖山、太祖山等多重山峦组成,穴后的山为“主山”,穴前远者为朝山,近者为案山,有朝无案或有案无朝都不好。“龙”之外其他山脉是“砂”,穴两侧为龙虎砂,走势应呈抱卫之势。水走向应弯环屈曲,抱合来龙,以得“藏风聚气”之妙。

  赣派“形势宗”,又称形法派或峦头派,注重在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此前,与赣派“形势宗”并行其道的还有闽派“理气宗”,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其考虑的因素有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等。

 

明十三陵

  明代帝陵主要有位于今南京紫金山的朱元璋明孝陵和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清《康熙江宁府志》载,孝陵四面环山“是为石头城亦止, 于江,此亮所谓虎踞之形也”,可谓群山环绕风水佳利。明十三陵是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修建的陵墓总称,位于天寿山南麓,总面积达四十余平方公里。明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亲自审定了由赣人廖均卿等选定的黄土山吉壤将黄土山改为天寿山,正式点穴建设,其玄宫于四年后落成,后定名为长陵。之后的明代天子就以长陵为中心,选址营陵。

  清代帝陵分别建于今河北省的遵化县和易县,东西各距京都百余公里,人们习惯上称其为“清东陵”与“清西陵”。顺治八年(1652年)12月,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东部巡幸时来到昌瑞山下,见到这里四面环山,林木苍翠,南望平川壮美,景物天成,于是确定“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而后康熙按照昭穆制度葬在孝陵的东部。在风水师看来,清东陵风水乃臻于完美之所。到了雍正,他在京都西侧易县永宁山下选址营陵。在他看来,这里“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选陵大臣更称此为“乾坤景秀之区,阴阳气合之带”,遂在永宁山下选址营建帝陵,后成清西陵。

 

坐落在邙山脚下冢头村的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气势恢宏,内部拱顶高耸,由于屡遭盗劫,现仅剩棺椁。